> >
创新育才,传承文化
创新育才,传承文化
05/12/2024

文字|邓意璇

摄影|郑惠忆

指导|林观金老师

创新育才 传承文化

丘小芳老师的教育旅程始于她的母校——育源中学。她出身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优渥的家庭,但她的父亲坚信,作为华人子弟,进入独中求学是最好的选择。这不仅是为了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,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华人的文化与语言。在这所学校,她完成了六年的中学课程,虽然她最初选择了理科,但高中三年的学习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理科领域。然而,她发现了自己对语文的浓厚兴趣,特别是在华文科目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顺理成章地,她选择前往台湾,进入心仪的台湾大学攻读中文学系。她被台湾大学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所吸引,大学期间,她沉浸在中文的世界中,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。学成归来后,因为父亲独自在山打根生活,她决定回到家乡,陪伴父亲,同时也开始寻找工作机会。恰逢育源中学招募华文教师,她便毫不犹豫地投身教育事业,踏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。

在执教的最初十年里,丘老师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。那个时代的教学方式以教师“授”与学生“受”为主,鲜少有让学生上台展示或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。然而,这位老师认识到口头表达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。因此,她在课堂上引入了口头报告的环节,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分享。他们可以选择制作幻灯片辅助演讲,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创意表达想法。这一做法在当时的教学环境中显得颇为新颖,虽然与考试并无直接关联,但她坚信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。

这种创新教学获得了学校的鼎力支持,使得她能够在挑战中无惧风雨,继续前行。她深刻地意识到,教师的教学创新离不开学校管理层的理解与支持,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支持,她才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尝试,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。

除了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,丘老师还深谙“因材施教”的重要性。她认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,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力潜能。无论是语言智力、逻辑数理智力,还是身体运动智力,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优势。在教育制度有限的情况下,虽然学校仍然按照科系分班,学生的能力依旧参差不齐,但她始终坚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。她相信,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陪伴学生走过成长的过程,帮助他们建立信心,找到自己的优势,并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光芒,这就是“育人”所在的魅力。

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丘老师始终对育源中学的学生充满信心。她相信,经过六年的磨练,这些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,更能够在未来掌控科技、利用人工智能为己所用。她也时刻提醒学生们,无论身处何地,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,牢记自己是华人子弟,要传承中华文化,并在事业有成后回馈社会和母校。

丘小芳老师的教育生涯,是一段不断探索、坚持创新和用心育人的旅程。她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,更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正意义——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,勇敢追求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