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动我的大树
佳作奖 | 居銮中华中学 | 张玉耀
在独中入学考试的征程中,我怀揣着获得全免的梦想,凭着小学打下的基础和一点运气,勉强跻身前三十名,进出初一(1)班,达成了梦想。第一学期的华文考试我只拿了六十多分,老师立即找到了我,询问我的情况。与此同时,父母对我的考试成绩感到失望和担忧。母亲担心我在高压下的竞争压力太大,而且成绩持续下滑,于是每天都不停地叮嘱我好好读书。在老师和父母的压力下,焦虑感不断加剧。在绝望与挣扎之际,我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补习老师,期望能够改变我的命运轨迹。幸运的是,命运眷顾着我,我的母亲经过四处打探并通过熟人介绍,让我有幸遇到了廖老师。由于母亲熟人的孙子曾在廖老师那里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辅导,成绩有所提升,而他的写作水平也愈发精湛,在各种征文比赛中榜上有名,母亲决定让我试上一试。他不仅是一位补习老师,更是一位启迪心灵的导师。廖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我,在他的悉心指导不仅令我华文水平大幅提升,更是塑造了我积极进取的处事态度和乐观向上的性格。他点燃了我对华文科的兴趣,让我渐渐领悟到语言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。
因为我是个比较悲观的人,在还未遇到廖老师之前,我的处事态度可以说是消极无望。这种心态让我经常饱受挫折,不断感到困惑和无助,仿佛陷入了一片暗淡的迷雾之中。然而,在遇到廖老师之后,他的积极的处事态度和乐观的性格如同一缕阳光,为我照明了前方的道路,温暖了我的心田。
以前,面对困难,我常常怨天尤人。但有一次,当我向廖老师诉说我的困境时,他并没有责备或者斥责,而是像家中慈爱的长辈一般,用他的关怀和理解来安慰我。每当他的笑容挂在脸上时,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,他的笑容如同治愈心灵的良药,带给我无限的希望和力量。廖也就是这是我发现了廖老师这份性格。有一次,他叫我们形容他,我不禁拿了他的头发稀少来开玩笑,然而,他并没有生气,反而笑嘻嘻地说这是智慧的象征。这种幽默和谦逊的态度深深地令我钦佩。
廖老师,一个注重传承的典范。他不仅是华文学会的指导老师,更是一位传承者的楷模。今年是我担任主编的第一年,而廖老师已经辉煌地担任了二十载。在他的指导下,华文学会推出了传火和独中文学两大系列,成就斐然。传火系列已迈入第十七部,而銮中文学亦已推出第三部。这两个系列汇集了学生们的心血,是廖老师不懈教导的结晶。传火系列汲取了銮中文学奖和廖老师学生们平日里的精华,而銮中文学则挖掘了学生们的创意和趣味。尽管两者有所区别,都是对语言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。
然而,出版书籍需要资金的支持,印刷更是需要大量的投入。在这关键时刻,廖老师展现出了其高人气的魅力,轻松筹措到了所需的资金。他为了传承文化,不惜投入金钱和精力。此外,廖老师还与时俱进,与此前不同,銮中文学第三部采用了电子档的方式,直接发放给所有銮中学生,避免了之前每个班级获得书籍的限制,确保每个有心的学生都能获得阅读的机会。廖老师的努力激发了我对传承的兴趣,让我领悟了传承是一座桥梁,连接着过去与未来,传递着文化的脉络。在他的榜样之下,我愈发坚信,传承不仅是责任,更是一种使命。
廖老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,但依旧奋斗在第一线,为教育领域抛洒着热血。他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,在每次考试前都会与我进行复习,帮助我取得优异的成绩。考虑到独中华文考试以背诵为主,我作为一个容易粗心的学生,常常因为写错字而丢失大量分数。因此,老师每次都会要求我将所有背诵的内容默写一遍,一边检查一边纠正错误,确保我在考试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。这种细致入微的辅导让我受益匪浅,在考试中如鱼得水。
而在语法的部分,学校老师无法十分细致地每一个讲解,廖老师就会一个一个地为我讲解。例如,当涉及到短语时,他会给我一些短语,帮助我分辨它们的用法和含义。此外,他还会举例一些特别的例子给我,并解释其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。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语法知识,也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,让我在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。
回想起来,若非遇到廖老师,我的命运轨迹必定截然不同。他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,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,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他就像一颗大树推动我这颗小树。每当我荣获奖项,朋友和家人的祝贺声中,我总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老师教导我写作的场景,那些与老师共同度过的时光仿佛化作了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,永远铭刻在心中。